范文资料网>反思报告>活动反思>《活动课教学反思

活动课教学反思

时间:2022-05-13 18:23:43 活动反思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活动课教学反思15篇

  身为一名刚到岗的人民教师,课堂教学是重要的任务之一,通过教学反思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课堂经验,怎样写教学反思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活动课教学反思,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活动课教学反思15篇

活动课教学反思1

  学校是学生每天学习、生活的地方,也应该是他们最为熟悉和感到亲切的地方,所以选此主题。

  一、“选择我喜欢的”

  一开课,我就把问题抛给学生:“当来宾或小伙伴要来我们学校参观,你想向他们介绍些什么?”同学们马上叽叽喳喳地议论起来,情绪高涨,各抒己见。我趁机进行归纳总结:“说得真好,可是,这些关于学校的知识,我们怎么才能了解呢?有没有什么好办法?”望着学生闪闪发亮的眼睛,我知道已成功地调动起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根据学生们自己的经验,他们讨论出可以用“观察”“调查”“采访”等多种形式进行了解,我因势利导,揭示活动主题《我们的学校》,并且根据孩子们的回答,提出采用分组进行活动的形式,共分为几个小组,分别为“观察:操场、教学楼”“采访:校长、老师、同学”。

  我们要构建一个更贴近学生真实世界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领域,就必须充分关注学生的兴趣与直接生活经验。“我选择,我喜欢”,这样,学生才会对活动倾注全部的热情,才会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究,才能充分发挥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认识我们的学校”这个活动,就是基于学生的兴趣和体验来设计和实施的,创设了“当客人来我校参观时,你作为小导游想向他们介绍什么?”这个生活情景,帮助学生确定活动主题,自主选择活动方式,调动了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二、“我做了就知道了”

  在各小组集中成员的智慧与力量提出要采访的问题、确定具体分工之后,我表扬了同学们能根据不同的研究主题制定出不同的活动计划。然而光有好的想法还不行,关键还要去实施、动手去实践。活动中,我放手让他们自己去做,充分发挥他们的能动性,自己去实践。

  综合实践活动就是要着力构筑新型的师生关系,打破教师的权威,使教师成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协作者、参与者、指导者。

  三、“说说我的想法”

  经过同学们的努力,收集到了许多资料,除了在课堂上交流汇报以外,还需要教师将活动引向深入。此次活动中,有同学经过观察,发现学校的花草树木多、体育设施齐全,但花坛和乒乓球桌等却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在交流汇报过程中,我相机引导同学们思考:“用什么方法来保护学校的坏境和设施?”为以后的实践活动埋下伏笔,体现了综合实践活动的连续性。

  活动中,孩子们常有让人惊喜的.表现,比如,在采访的过程当中,他们大多能注意讲礼貌;在观察活动中,能与其他同学进行良好的合作……但同时,也有不如人意的事:不熟练采访的技巧,记录速度慢;了解到的资料不够全面、深入,一些较为值得研究的问题比如对于学校的历史,就只是一带而过……

  综合实践活动对于老师和学生来讲,都是一个崭新的领域,我们只能不断的探索,但我们相信能在不断的摸索中前进。

活动课教学反思2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它是基于学生的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实际,体现对知识综合应用的实践性课程。综合实践活动在各个学校的具体安排我觉得不应该是统一规划、整齐划一的。就我个人的肤浅认识而言的'话,我认为综合实践活动应该是时代的产物,普遍来说,这个时代的孩子们动脑能力不是很强,动手能力更差。这不是孩子们的错,而是这个时代发展到今天,各方面条件都很优越,以至于孩子们自己觉得不需要动脑动手,好多家长对孩子们的动脑动手能力训练也缺乏一定的认识。可是作为我们教师,特别是教了多年书的教师对这个问题要多思考,多关注。应该要看到孩子们的优点,更要看到他们的缺点并加以指正。在这种情况下,综合实践活动课产生了。

  现在,全国各地轰轰烈烈地开展着这项活动,我们学校也毫不例外。我觉得这门课的开展在全国各省的学校来说也好,或者各个地区的各个学校也罢,都应该在国家方针政策的指导下根据自己学校的实际情况来确定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具体内容,譬如我们省的“大家唱、大家跳”活动也在各个学校陆续展开,这同样蕴含契机,二者本是同根生,一点都不冲突。这就可以成为我们安排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具体内容的指南针。于是我们学校就将《龙船调》定为大家唱的主打曲,将《清江舞》、《摆手舞》作为大家跳的主要内容。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

  各位同仁,为了我们的下一代,为了我们的祖国,尽自己的微薄之力,无私奉献吧!

活动课教学反思3

  这是一堂五年级的阅读课,《上下五千年》这本书本身是历史的积累和沉淀,因此对五年级的学生而言是具有距离感的,所以我在设计教案的时候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从而激发他们的阅读欲,让孩子在兴趣的带领下主动要读书,然后再加以科学阅读法的指导,让孩子自主阅读,丰富自我,提升自我。

  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出现了许多我未预计到的问题,而最后我也发现,这些皆是我准备不充分的结果。比如在阅读方法教学中,我先出示了屈原沉江的`图片,紧接着就问孩子:“此时如果让你们来阅读这个故事,你们会怎么去读?有什么好方法?”孩子显然不知我所云的,不明白一幅图怎么就扯到了一个故事上,而事实上我的问题也的确出在了这里,我的本意是想引出读书的一些小窍门,如:先理解内容,然后做些圈化加深理解,相关内容用读书卡片加以记录并熟记等,可是我只是让孩子凭空想象,没有结合具体内容加以指导。所以孩子在回答时一直停留在“精读、略读”方面,并且因为没有文本,所以我在指导时也忽略了历史性文本与普通文本的区别,历史性故事放到今天依旧要被学习、铭记的原因是什么。

  除此之外,我在对课堂的认知上也出现了问题,在出示读书卡片时,我是这么说的:“这是老师在网上里的几张读书卡图片,大家一起看一看。”这句话显然太随意了,我以为阅读课就不需要字斟句酌,而事实上,每一堂课,老师的每一句话都必须是深思熟虑的产物,而不是随口而来。

  课后和指导老师进行了交流,导师的话让我有了很大启发,作为一名老师,上任何一堂课之前,我们都要问自己三个问题:我要教什么?为什么教?怎么教?每一个环节都必须在心里演练很多遍,这才是对学生,对自己负责。同时老师是一堂课的掌舵者,所以从备课开始,就要让课堂丰富而又合理,尤其是高年级的课堂,教学内容不是单一、表面的,老师要帮孩子去挖掘文本,教材背后的东西,起到一个抛砖引玉的结果。而我原本的设计显然是不够丰满的,为了引起孩子的兴趣而设计的历史故事表演并未达到想要的目的,孩子只是觉得好玩,对《上下五千年》这本书依旧没有认识和兴趣。

  当然,这一堂课也给了我许多启发和思考,教学是一种智慧和情感的双重碰撞,老师要实实在在地走到课堂里面去,要关注孩子要什么,老师还要给予什么指引等等。在之后的教学中,我将会更加认真、用心地去对待。

活动课教学反思4

  课题焦耳定律主讲人张静时间10.31教学反思:《电和热》是八年级物理第八章第四节的内容,主要内容是电流通过导体时,电能转化成热与电流、电阻、通电时间有关;电热的利用和防止。本节课的设计的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基本理念,注重科学的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根据学生实际和课程标准的要求进行设计,通过学生的.观察和生活经验,提出问题,进行分析,共同归纳总结。教学中应该充分地相信学生,给学生活动的空间,真正的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在实验的过程中学生也可能提出许多问题,例如学生在观察电炉通电时提出了不同的问题:为什么电炉丝是一点点地变红而不是一下变红?为什么电炉丝热得发红而与它相连的导线却不很热?等等,教学中一定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尤其是在大力提倡科学探究的今天。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参与讨论,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思维分析能力,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将所学到的知识与实际相联系,使学生达到学以致用。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进一步相信我的学生,相信他们的能力,在今后的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主有让他们爱学、会学,我们教师才能真正走出多年的困惑,不要一为地强调结果,让我们更多地关注过程吧,只有这样结果才会更加美好。

  备课组长总结:通过这节课使我认识到高效课堂的内涵,就是最短的时间获得最大的效率。对高效课堂有准确的把握和理解:优化课堂教学目标和要求,优化课堂教学内容,优化课堂教学过程。课堂教学围绕这三个方面把三维目标落到实处,使教学过程民主、科学,使学生知识和能力得到最大提高。教研组长总结:课堂是紧扣“高效课堂”理念,采用团队竞争的方法,促进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在教学过程中,课堂都分为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扩展训练几个板块,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切实锻炼了学生的能力。在课堂最后,有学生进行小结,梳理本课所学内容,加深学生的印象。

活动课教学反思5

  我认为综合实践活动不能等同于课堂教学,旨在通过多种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检验内化知识,运用知识,为学生打开一个开放的时空,使他们在兴趣盎然中丰富完善知识结构,提高综合能力。《综合实践活动》课与其他学科一样,都担负着传授知识、培养技能和发展能力的任务。但它有独特的要求,就是学生必须学习有关的生活和社会生产的知识、技术原理和在智力、能力诸方面培养学生观察力、注意力、想象力和思维力,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我们《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师要真正把学生当作具有潜能的生命体,发挥《综合实践活动》课课程本身的优势,改革《综合实践活动》课堂教学,让一批批具有创新精神、创新素质的跨世纪人才脱颖而出,才无愧于时代的呼唤和期望。让他们时常用一双明亮的眼去观察,用一颗灵动的心去触摸,感受世界的'多彩,体验生活的律动。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最大亮点,和其他学科课程改革一样承担着学生学习方式改革的重大任务,由于这们课程和其他课程的不同,其学习方式也具有于其他课程显著的区别。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学生的学习方式应包括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实践活动性学习、综合性学习、体验性学习、接受性学习、发现性学习、网络学习等各种学习方式,其中,研究性学习是核心的主要的学习方式,我觉得将各种学习方式进行有机整合,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区别于其他课程的最显著特点。

  综合实践活动这门学科是让学生能够从日常生活出发,基于自身兴趣来选择和研究问题,主动获取知识的一门学科。在综合实践课的教学中,不拘泥于教材,开放课堂,走进学生的生活,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真实需要出发创造性地开展教学,给学生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的发展提供更广阔的天地。

活动课教学反思6

  《滥竽充数》在结课时,我提出了一个问题:学了这个故事,你觉得南郭先生是个怎样的人?学生纷纷举手回答,其中有一个学生说:“我觉得南郭先生很聪明,他知道齐宣王爱听众人一起吹竽,他就混进吹竽队里,骗过了一次又一次,后来他听说齐泯王爱听吹竽的人一个一个地吹,他就溜走了,说明他会见机行事。”其他学生听了,有的点头说对,也有的窃窃私语。很显然,文中的南郭先生是个**,他在乐队里滥竽充数,骗吃骗喝,我们当然不能以赞赏的眼光去看待他的这种行为,学生的这种理解是不恰当的。于是,我把问题抛给了学生:“你们认为南郭先生是聪明的吗?”学生们经过了考虑,最后得出了一致的结论:南郭先生是有点小聪明,但他的聪明用错了地方,他用来骗人,那就是坏人。聪明是用来赞扬一个人有智慧、有头脑的,不能用来形容南郭先生这样的人。”我又紧接着问:“那你觉得用什么词来形容他比较好呢?”学生找出了狡猾、投机取巧、弄虚作假等词语。

  《语文课程规范》中指出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同时也强调要注重学生阅读体验的.价值取向。但是在学生的阅读实践中,这两者又经常会发生抵触。如这个优秀教学设计中,学生用“聪明”这个词来形容南郭先生,这肯定是与社会价值观相违背的。这种时候,教师就要发挥主导作用,把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引向正确的价值轨道。在这里,我并没有强压给学生我的观点,而是引导学生自身去讨论,去发现,既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南郭先生是有点小聪明,又强调了正确的社会价值观——这是狡猾、投机取巧,这种聪明要不得。

活动课教学反思7

  本节课教学思路很清晰从观察屋顶的横梁和柱子引出课题《抵抗弯曲》,引出研究抵抗弯曲能力跟哪些因素有关,接着设计实验研究纸梁的抗弯曲能力跟纸梁的宽度与厚度的关系,分析数据发现厚度增加能大大提高纸梁的抗弯曲能力,再回到生活中的横梁使学生明白横梁为什么要立着放。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纸的宽度、厚度与抵抗弯曲能力的实验。难点是对科学实验变量的识别与控制和运用曲线图分析数据并得出结论。对于重点的把握,我注重学生实验前的充分探讨,大部分学生都顺利发完成实验,发现了纸的宽度、厚度的增加都能提高纸梁的抗弯曲能力。 对于难点的攻克,我却花了比较多的心思。科学的课堂应该是科学探究的课堂,在科学探究中学生是主体,在上这个课之前,我也曾经跟学生一起来探讨对比实验中的定量和变量问题,发现单纯的探讨学生的'积极性不高,在这种情况下,往往造成我牵着学生,淡化了学生的思考与探究。而“玩”是孩子的天性。基于这个原因,我在教学过程中加入了这样一个挑战环节:在讲台上用两个磁带盒和一个纸条搭了一个横梁,请学生上来挑战,在老师搭的横梁的基础上只改变一个条件,让自己做的横梁比老师做的抵抗弯曲能力更强。这样一来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同时在挑战过程中认识到了影响横梁抗弯曲能力的因素,为后面变量定量的控制奠定了一个基础,教学难点就自然攻破了。

  这个课我着重于教学重难点的把握和整个教学环节的设计,宗旨是体现科学探究体现学生主体性。但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了几个问题:1、挑战环节虽然起到攻克教学难点的作用,但所花的时间可以稍微缩短,上来挑战的学生两个就够了。2、电子白板的运用的确让课堂更加生动,为师生互动搭建了桥梁,但我只让三个小组将自己的实验结果写在白板上而忽视了其他小组的实验回报。3、在挑战环节时间缩短的前提下课堂中的两个实验都可以让学生参与。同时这堂课也让我知道在以后课堂中应该关注教学的有效性,让课堂变得生动、充实、有效。

活动课教学反思8

  新的思想品德课标强调,教学“要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开发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选取学生关注的问题,围绕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社会生活的要求和规范,提高社会适应能力。”思想品德教学强调联系生活实际,生活是品德教育的起点,也是品德教育的归宿。因此,教师必须注重个体生活和生命,发掘生活本身对学生品德形成具有的特殊价值,引导学生向自己的生活世界回归,向实际回归。在教学中,运用小品导课,对于这样的小品,学生感到亲切可信,具有说服力,以此导入新课,激发学生讨论,合情合理,过渡自然,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极为高涨。学生在实际的情境中展开有效的`学习,也避免了强制性的灌输,空洞说教。另外教师还积极创设条件,鼓励学生走出校门,融入“社会大课堂”,组织学生开展课外调查,对我校初中生沉迷游戏的现状、社会上网吧经营情况作了一番调查,学生获得了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经验。当调查小组的同学在课堂上展示调查结果时个个充满自信,因为他们经过社会调查,有了更深的生活体验,也就拥有了发言权,同时也增强了学生对社会生活的了解和认识,提高了社会适应力。

活动课教学反思9

  本学期的综合实践活动课题研究,在“商品交易会”这一大主题下,我有幸能参与其中执教信息技术学科整合的《网络购物》一课。经过一个多月的筹划备课,终于能够比较顺利完成任务,现反思如下。

  接到任务时,原计划把以前上过的《资料的收集和整理》拿来再上一次,可备课时发现原来那节课犹如“嚼过的甘蔗渣——淡而无味”,上一节试教课后也感觉再无创新突破之处,与“商品交易会”这一大主题并不合适。经过唐校长和我校综合实践课题组的研究讨论,终于将这一课整体推翻,要重新备一节课。

  “商品交易会”这一主题,与数学、美术、语文等学科都有所关联。然而我所教的是信息技术,怎样与这一主题融合起来呢?在课题组成员的讨论下,发现“商品交易会”是与“购物”相关,而网上就有“网络购物”,似乎能将“网络购物”与“商品交易会”结合起来,给孩子一个认识了解“网络购物”的途径,能够对网络购物有所了解,知道网络购物的基本流程和所需手续。

  既然要教学生去网络购物,那我自己就得先对网络购物有深入的了解和体验。而我自己以前也没有网络购物的经历,所以在定下课以后,马上就去体验网络购物。从申请用户、搜索物品到了解交易规则、实际购买物品,我都去实际体验了一次,对此有了一定认识。

  在备课时,我定的活动目标是:通过学习浏览网络商店的活动,使学生学会利用网络为商品交易会做准备,会在网上(淘宝网)查找自己所需的物品,了解网络购物的付款方式。重点是要通过网络购物为商品交易会做准备,难点在于网络购物的`基本流程和所需手续。

  那么怎么完成既定的活动目标呢?在上课的时候,我先跟孩子们说要通过“网络购物”为“商品交易会”做准备,让孩子们先说说他们了解的“网络购物”,有什么好处,有什么不足。接着再介绍“淘宝网”给孩子,对五年级的孩子来说,自由浏览网页已不是问题,问题在于教师要让孩子去浏览什么内容。“淘宝网”上的东西很多,有一些是不适合孩子们去浏览的。在初次试教时,由于教师引导不到位,导致有一些孩子看到了不该看的东西,课堂上一度产生了混乱的局面。后来我改变了方法,由于这是一节综合实践活动课,并非要像信息课那样教授一些相关的技能和操作,所以我直接引导孩子们去搜索需要的物品,了解搜索的结果,查看相关的物品,比较网上的物品和他们去市场上调查的物品在价格、质量上的区别。

  由于这是孩子们第一次接触网络购物,所以在自由浏览网页,去搜索所需物品的这一环节,就需要教师进行很好的引导。在课前,我要孩子们去市场进行了解考察,自己小组想经营的商品在市场上买个什么价,想从哪里进货,进一些什么货,我都要求孩子们有详细的计划,这样在上课时才能有针对性地去查找物品,对比自己之前的调查和网上的商品有什么区别。然而在这点上教师引导得还不够,再加上前面用的时间太多,导致学生去浏览网站的时间比较少,很多孩子还没有来得及细细浏览对比网上的商品。不过这也是可以理解的,毕竟这只是第一节课,是孩子们第一次接触网络购物,让孩子们初步了解网络购物,至于真要慢慢浏览商品,就只能留到下一节课了。

活动课教学反思10

  《“与书香为伴,和快乐同行”读书交流活动》

  教学反思

  《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必须加强课外阅读的指导,开展各种课外阅读活动,创造展示与交流的机会,营造人人爱读书的良好氛围。在《“与书香为伴,和快乐同行”读书交流活动》这节语文课外阅读活动课中,看着学生们兴致勃勃地推荐着自己喜爱的书籍,兴味盎然地展示着自己或本小组的读书成果时,我感受到了他们发自内心的快乐,深感欣慰。本节课由“读物推荐”和“读书成果展示”两部分组成,是学生们期待已久的读书盛宴。教学中,我以学生为主体,搭建了一个令他们激发信心、释放才智、张扬个性的平台,让他们充分发挥主动性和积极性,开展读书交流活动。课堂上,作为教师的我,只负责组织和小结的作用,放手让一部分学生去启发、指导其他同学进行快乐阅读,使每个学生都能愉悦地徜徉在书海中,乐意接受书香的熏染。

  教学本课,满意之处有以下几点:

  一、把课堂还给学生,让他们成为阅读活动的主人。

  在课堂上,我转变角色成为学生的学习伙伴,实现了师生零距离,充分相信每一个学生,使他们都动起来,全程参与阅读活动,而且乐于交流,真正成为阅读的主人。我们都知道,如果学生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快乐、满足的话,就会主动、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去。所以,我在课堂上努力创设轻松、自由、民主、平等的氛围,让孩子们无拘无束地交流,充满自信地展示,品尝阅读的乐趣。

  二、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不论是“读物推荐”还是“读书成果展示”,学生们都能以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开展,在合作学习中取长补短,共同进步。。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读书活动,并在活动中互相尊重、互相帮助、互相关心、互相欣赏,培养了他们的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感受到阅读的快乐。

  在本课的'教学中,也存在着不足之处:

  一、读书成果的汇报形式,还可以更多样些。

  在“读书成果展示”环节,因时间不够,本来学生还想用“讲故事、童话剧表演、专题知识竞赛”等形式来汇报,就没有安排。如果能加入这些灵活多样的展示形式,会更激发学生们的创造性,将欢乐的气氛推向高潮。

  二、老师评价学生表现时,还应指出其不足。

  当中、差生上台展示读书成果和讲述推荐理由时,介绍得不够全面,讲述得不够清楚,我却没有当场指出,只是一味地表扬。我是考虑到,这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好不容易鼓足勇气来展示,在原有的基础上已经大大进步了,就应该好好鼓励他。这样做,是为了不浇灭他们的展示欲望,让他们更有信心和勇气进行阅读。至于他们的不足之处,我想就在课后和他们单独交流吧!

  总之,在今后的课堂教学工作中,给学生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阅读空间,给他们创造一片展示阅读水平的天地,使他们尝到阅读的快乐,在快乐中阅读,是我最大的追求。

活动课教学反思11

  一年级大部分是6岁左右的孩子,刚进入学校,学习、生活习惯还不太适应,正在慢慢形成,学习新知识也需要老师一步一步手把手的教。俗语说“一口气吃不成胖子!”我想自己这种焦急的心理忘记了孩子们还是5、6岁不懂事的小朋友,正是处于启蒙教育阶段,很多方面需要老师引导,需要耐心和细致。

  欲速则不达!从常规和排队抓起,教会孩子们记住自己上课的队形,然后才能慢慢教孩子们学习立定跳远,学习广播体操,学习前滚翻,学习其他内容。教会孩子们走,他们才会慢慢学跑,走都没有学会,就去学跑,确实是难为他们了,这就需要老师把握好主体方向。

  有些班级队伍总是站不好,安静不下来,特别在室外就象放飞的鸟儿。老师上课发脾气,对于孩子们来说也许只能镇住几分钟,一会他们又忘记了,玩得忘乎所以。实践教学更需要的是经验和方法,一个老师的人格魅力并不是在于这个老师多么严厉,有多高的学历,关键在于如何教书育人,如何传授知识,能够寓教于乐,让学生轻轻松松学到知识。平时我试着去接触和了解孩子们,试着走进孩子们的世界,希望可以更利于自己的教学。

  发现学生上课认真了,按照老师要求做了,哪怕是队伍排好,并且安安静静了,这一天我的心情都会很好。孩子们哪天疯玩,不听指挥了,我也会失落一整天,不知不觉心情起伏受学生上课的态度和效果影响。今天上一年级1、2班的课,孩子们排队集合比以前有进步,我心里就很高兴。特别是立定跳远考试的时候一2班胡嘉俊小朋友跳出了155厘米的成绩,离满分156厘米只差1厘米了,不知为什么我很高兴,很自豪。相信只要稍微指导和训练一下,这个孩子就可以跳出满分的成绩,毕竟很多高年级的同学还达不到这个成绩。一个班级还是有很多人才的,需要老师用心去发现。有的孩子擅长画画,有的孩子有语言天赋,有的孩子擅长体育运动,还有的孩子擅长音乐,人有所长,尺有所短,这就需要我们老师用发现的眼光来看待每一个孩子的闪光点,能够因材施教。不能总是盯着学生的缺点不放,扼杀了孩子们的`天性和特长。

  查询了一些关于孩子们心理特点的书刊,发现网上很难找到关于小学一年级体育教学的视频,发现体育课相比英语,语文等等其他学科已经落后了,关于体育类教学的参考书和教学碟片太少了。正是因为体育教师之间的经验交流太少,才导致体育教学相对其他主科的停滞和发展不前。希望自己能够在经验教训中积累和沉淀,在教学中迅速成长,能够获得长足进步!为推动小学体育教学的发展献出一份力量。

活动课教学反思12

  纸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东西,它广泛应用于我们的生活。如:写字、画画、环境布置、包裹东西等等。平时孩子对白纸、皱纹纸、蜡光纸了解的比较多,但纸还有很多不同的种类,它们的粗糙程度不同、厚薄不同,用途各异。为了丰富幼儿对纸的名称、用途、特点、以及特殊纸的用途等方面知识,我分别从感知不同纸的质地、纸的特性、用途,设计了《各种各样的纸》科学活动。《纲要》指出:以培养幼儿创造性思维为主,淡化教师的“教”,强化幼儿的“学”,使幼儿真正成为活动的主体,强调幼儿的主动参与、操作、体验和感受,鼓励幼儿动手、动脑、动口、动情,突出在玩中学,在做中学,在活动中求发展的思想。为此,我确立了我的研究问题:在课堂上如何培养幼儿的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在让幼儿了解纸的特性过程中,我以幼儿为主体,通过为幼儿创设宽松自由的探索空间,充分发挥幼儿的自主性,使幼儿在直接观察,直接操作,具体表现的活动中,能动地建构着知识经验,发展幼儿的认知结构。

  本次活动我给幼儿分别准备了蜡光纸、报纸、牛皮纸、皱纹纸、吹塑纸、卡纸,包装纸等等。在这几种纸中,我发现幼儿对蜡光纸、皱纹纸、报纸都比较熟悉,对吹塑纸、牛皮纸、不是很熟悉,在分组活动中,让幼儿感知这几种纸的质地,比较不同,其实在平时的玩纸活动中,孩子们积累了一定的有关纸的知识,因此在看看、摸摸、比比中,知道有的纸很光滑,有的纸很软,有的纸皱皱的,我也特地把牛皮纸和卡纸让幼儿做了比较,让他们从厚度、软硬方面进行比较,知道卡纸比牛皮纸要厚,牛皮纸比卡纸要软,从而来加深他们对这两种纸的印象。 在让幼儿了解纸的特性的环节上,我精心设计了三个有趣的游戏《天空中少了谁》《给老爷爷贴胡子》《花手绢》。通过在幼儿自主操作中,让幼儿感知纸易折、易撕、可吸水、易燃的特性。在实验操作这一环节我发现大多数幼儿都能动脑筋、想办法,而且孩子们对水火都很感兴趣,我投放几种材料制成的花手绢,使幼儿能在操作中感知纸的吸水性,使幼儿能在自己的实践中获得知识。

  在认识特殊纸的环节中,我运用幼儿的已知经验,激发幼儿探索的兴趣,并故意留下课程延伸——复写纸的秘密,使幼儿有探索的欲望。

  在让幼儿了解纸的用途这一环节中,幼儿发挥各自的想象,向大家介绍纸在我们生活上、学习给我们大家带来的用处,幼儿也说了很多的纸做的制品,我也为幼儿准备了很多纸制品,这些都是经常在我们生活中常用的、熟悉的,他们觉得非常的.新奇,大家都仔细的观察着,交流着,从而宽阔了幼儿的眼界,知道在我们的生活当中处处都有纸制品。幼儿在和纸的各种亲密接触中了解了纸的特性;了解了纸与人类的亲密关系,人的生活、学习离不了它;节约用纸就是节约资源;纸可以反复利用,废纸入篓,不乱扔纸屑;书是我们的朋友,喜欢看书,爱护图书。

  通过开展本次活动,从整个过程看,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是今后要注意和改进的:一是讲解语言要简练准确,语音语调要高低有致,在情绪上要达到调动幼儿积极性的作用。二是在活动中教师的示范要准确严谨,如:点燃纸张时要用酒精灯与镊子。要给幼儿以正确的感官认知。

  在今后的科学活动的开展中,我将继续积累经验,不断探索,及时调整着自己的教育策略,寻求更适于幼儿发展的科学教育途径。在满足幼儿需求的同时,培养其对科学的兴趣及主动探究、发现问题并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活动课教学反思13

  成语是中华语言文化宝库中的瑰宝,它是在长期的语言实践中逐步形成的。成语语言精炼、生动有趣、意义深刻,被人们所喜爱。孩子们从课文和课外阅读中接触过许多成语,他们平时积累的成语多,但是都很凌乱,不利于积累。而积累是运用的前提,如何便于学生积累?那就是把成语进行归类,在紧张枯燥的'复习课中适当增添游戏环节,让学生能轻松学到知识。

  1、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用看图抢答成语的游戏导入,调动了学生竞争意识,使其思维处于亢奋状态,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尽管学生的水平不同,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也可以看出来每个学生都在积极地参与,或思考,或抢答。

  2、注重复习方法的渗透和归纳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学生只有掌握了成语积累的方法,才可能在课外时间开展有效的复习。因此,我在这节课中,着重教学生如何进行成语归类。抢答游戏之后,出示一组结构形式不同的成语,让学生边读边思考这组成语有什么特点?学生总结出来了:这是按结构归类的。接下来依次出示了修辞类、来源(寓言故事、神话传说、历史故事),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一个系统的框架,知道成语的大致分类。

  3、注意培养学生使用工具书的习惯

  中国的语言文字博大精深。要想扎实地学习语言文字,那就离不开工具书。课件出示根据意思写成语。学生一时想不到,或者答错,不着急出示答案,而是让他自己查字典。培养了学生使用工具书的习惯。

活动课教学反思14

  新课程标准指导下的品德课,其课程性质已由单一“向小学生比较系统地进行共产主义思想品德教育”转为“以儿童生活(社会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低年级)和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中高年级)的综合课程。”由此,把对学生的品德教育与学生的个人生活、社会生活和学生的发展结合起来。本人作为市学科带头人,在进行了新教材的培训后,欣喜地看到了教材的变化,它以主题教育为编排特色,内容更集中,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它使品德教学回归生活成为了可能。在担任了新课程——《品德与社会》的教学后,本人积极实践,努力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新课程提出的“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为目标,改革传统课堂教学形式,提高品德课的实效性。一个学期以来,有失败的教训,也有成功的喜悦。

  反思一:无论课程怎样改,都离不开“以学生为本”这一理念。品德课教学实效性的提高,更不能忽视学生现有的生活基础、认知水平与能力,由此,才能实现学生的发展。

  笔者曾经在全市上了一堂《品德与生活》的研讨课《我的家》。课前,我也进行了认真的学习与思考。对一年级学生的家庭生活进行调查,又根据现实生活调整了教学目标,力求在师生交谈家庭的快乐事中,让学生感受家庭的快乐,并愿意做爸爸**的开心果,把快乐带回家。应该说课堂目标的定位是正确的,它做到了起点低,内容实。课堂教学中,主线是清晰的,教师时刻以朋友的身份融入学生之中,倡导师生平等的氛围,引导畅谈家庭的开心事。但是,实际教学中却没有原先设想的效果,谈话中学生只能从同学的谈话、老师的引导中再现有共性的几例家庭乐事,而没有更多的富有家庭个性的事例,所以,即便学生谈得很开心,但还是仅仅停留在谈上,学生在情感上没有深层次体验来自家庭的亲情与温暖,“把快乐带回家”这一永恒主题也就不能深深烙在学生心田。反思这堂课,主要原因不是课堂教学目标的定位与教师的课堂调控,而是本人一直担任中高段教学,忽视了对一年级学生认知水平和谈话能力的了解,在课堂教学中采用了我一贯运用的谈话形式。试想,作为刚刚要求“说完整一句话”的孩子,如何让他表达生活中充满温情的事件?他只能粗浅地来感知一件事,也就不能引起情感的共鸣。看来,课堂教学只以单一的谈话方式是不可行的。那么,怎样的教学方式是符合低段儿童的呢?

  尝到失败的教训后,我并不气馁,而是在实践中大胆尝试。我打破了以往思想品德教学中遵循的“揭题——明理——辨析——导行”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乐于参与的“活动”为教与学的主要方式,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将情感、技能、知识等教学目标融合在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中,极大了调动了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使品德教学焕发了新的生机。

  反思二:品德课的教学,强调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通过亲身经历、感悟最终达到践行的目的。而“课堂活动”定能因会极大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成为课堂教学的主要方式。

  如何根据教学目标创设一个有利于实现教学目标的'活动环境,极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呢?本人结合所上的《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进行了尝试。

  一、课堂活动,要贴近生活

  课堂活动并非为了活动而活动,它是一个再现生活的载体,一个现实生活的模拟场景。学生通过参与,获得情感的体验,行为的导行。为此,本人在设计活动时,充分联系学生自身的生活实际,使学生感觉真实,感觉亲切,充分考虑学生的内心需求,使学生乐于参与。比如,在教上《在学校里工作的人们》,我安排学生分组对清洁工、传达室管理人员、图书室老师、卫生室老师等人员进行调查采访,同学们通过访问,了解了他们平时疏忽的为他们服务的其他人,通过交流,学生情感上有了波动。在此基础上,我让他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感谢他们,许多学生写了小诗、做了贺卡,忙得不亦乐乎,一种感恩的情感融入在课堂活动中。再如,教上《生活中的安全》时,我在组织学生进行“安全知识竞赛”后,安排了“平安脱险”的游戏活动,通过创设在超市发生意外的活动情景,对“你会怎样安全脱险”进行了现场模拟表演。同学们通过活动与交流,不仅知道了“安全门”、“火灾不能乘电梯”等常识,还知道了怎样的行动是盲目的,怎样的行为才是有效的脱险方式。一次活动的开展远远比说教来得更有实效,它给学生如何学会生存上了生动一课。

  二、课堂活动,要层层递进

  本次课程改革特别强调让学生获得探求新知的经历和获得新知的体验,也许有时一无所知,但却是儿童学习、成长、发展、创造所必须经历的过程。所以,基础教育的任务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培养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如果课堂活动只能让学生停留在好玩的基础上,不能给学生深层次的认知与体验,是不能真正促进学生成长的。在与本组老师共同研讨的《让我们学会合作》一课中,我们真正感受到了这一点。课前,我们认真分析了教材和学生。把“为什么要合作,怎样的合作是有效的?”定为本课的重点。对于合作,学生已有一定的感知,怎样才能让他们深刻感受合作的重要性呢?我们在课堂活动的安排上进行有梯度的设计。

  【活动一】游戏活动:闪烁的六颗星,谁能看两遍说出他们的颜色?学生踊跃尝试,在失败中,教师引导他们想办法。最后,在六个人的合作中,使他们初步明白有些事情一个人做是有困难的,而几个人合作着做,就能变

  简单。游戏活动是学生最感兴趣的,而兴趣又是最好的老师。通过课前游戏活动,自然地引入教学,使学生在无拘无束中自然地参与课堂。

  【活动二】

  小组讨论。在四人小组讨论中,学生明白,人人都发言,就能有更多的主意。这是初步的四人小组合作。

  【活动三】迎新黑板报比赛。教师结合学校少总部的比赛,让学生设计参加比赛的名单,激励学生夺冠。同学们在讨论中明确了合作要合理分工,扬长避短,合作能给集体带来荣誉。这是部分人的合作。

  【活动四】拔河比赛。学生通过两次亲身体验,总结了有效合作的多种方案,比如拔河队员之间、与拉拉队员之间的齐心协力、拔河的准备工作等等。学生在活动中掌握了合作的方法。这是更多人的合作。

  正是这层层递进的活动,避免了品德课空对空的教师“说教”学生“表白”,给了学生充分体验与感悟的过程,给了学生获取真知的过程。这就是思想品德课的实效。

  三、课堂活动,面向每个学生

  新课程强调“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为此,课堂活动的设计不是单纯为了几个擅长表演的学生的,它更多的是面向每一个学生。在本人所组织的知识竞赛、小组合作、设计卡片等活动中,每个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每个学生都有被发现的机会。由此,活动真的成了每个学生都乐于参与的学习方式。只要教师将情感、技能、知识的教育融合在精心设计的课堂活动中,使学生在活动中进行思考,在思考中进行活动,有教无痕便会成为可能。

  新课程强调“给孩子一些权利,让他自己去选择;给孩子一些机会,让他们自己去体验;给孩子一些任务,让他自己去完成;给孩子一点困难,让他自己去解决;给孩子一个问题,让他自己找答案;给孩子一片空间,让他自己向前走。”一个学期以来,本人以课堂活动为教与学的主要形式,给予了学生活动的机会,活动的权利,活动的空间,从而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参与中都得到发展;使每个学生在自己喜欢的活动情境中体验,在具体可操作的活动中感受真理,获得真知;更使品德教学蕴涵了新的理念,焕发出新的生机。

活动课教学反思15

  今天上午,我的语文活动课《诗情画意 四季如歌——诵读四季古诗》终于在多媒体教室演绎完毕了。这块压在心头的大石头终于落了地,感觉轻松不少。更重要的是,这节课现场效果及领导、老师们的反映都还不错,总算把两次“教坛新星”试讲折戟的阴霾扫去不少,心头的自信也被重新拾回些许。

  回顾备课及施教的全程,感慨良多,得失均有。现反思如下:

  (一)亮点:

  1、开课伊始,情景导入,四季图片欣赏的环节如诗如画。亮丽的图片、优美的背景音乐,加上我精心设计的画外配音,算得上赏心悦目、声情并茂,达到了先声夺人的效果。

  2、“背、吟、填、猜、画、唱”的环节完成得很理想,学生兴味盎然,高潮迭起。

  3、课前临时设计的板书有如神来之笔,以“四季古诗”为花蕊,以“背、吟、读、填、猜、画、唱”七大活动为花瓣,形成了一幅美丽的莲花图案形的`板书。学生惊奇,听课老师称道。

  (二)败笔:

  1、“读”诗的训练环节虽然指导很细,也切中了关键,但是没有看出立竿见影的效果。这固然与本班学生朗读水平向来不高、缺乏感情有关,但是在备课时准备的教师范读、学生配乐诵读的设计由于担心时间不够而被放弃,实在是不应该。此外,准备的Swf格式的视频范读文件不能在学校电脑播放也是一种遗憾。否则,效果也会好一些。

  2、课堂容量太大,“唱”诗活动中安排的一个机动环节——讲“旗亭赛诗”的故事被临时忍痛放弃。这为今后上课如何进行科学预设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但是这有趣的文化故事没有得到呈现,终归是一种遗憾。

  3、大班额下的活动课如何有效组织,激励性评价机制如何构建,一直是困扰我的两大难题,在这节课中未能得到解决。虽然课堂上小手如林,气氛也算活跃,但是仍然觉得有些美中不足。

  “再完美的课也会留下一些遗憾,再失败的课也能觅得一丝亮点”——但愿这节课不是属于后者。几年以前现场听过的唯一一节活动课《漫游成语王国》是方芳老师的作品,我一直认为那是我永远也无法企及的一种高度,原来是,现在仍然是……

【活动课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活动课的教学反思07-01

小学英语活动课教学反思02-20

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教学反思02-22

幼儿园活动课程教学反思11-30

学前班活动课教学反思01-04

中班美术活动课后反思4篇04-14

中班美术活动课后反思(4篇)04-14

走进中秋语文实践活动课反思5篇06-17

活动课教案02-26

物理教学教学反思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