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资料网>反思报告>意见>《教育理论与实践现状之思考

教育理论与实践现状之思考

时间:2022-09-25 05:10:34 意见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教育理论与实践现状之思考

教育知识从哲学的母体中孕育、生长、诞生成为独立学科以来,经历了漫长的历程,许多学者在不同的时代和社会背景下为教育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努力。但是长期以来,却饱受外界质疑:认为教育学仅从外部关系上去寻求教育的规范、目的,而没有真正投身到蕴含所有教育奥秘的具体教育实践中去探求教育的本真(本质、规律)和本善(价值追求),教育实践活动又缺乏检验、修正、贯彻、践行理论的内驱力,导致教育理论和实践发生双向脱离,渐行渐远,教育如何化解质疑和信任危机,摆脱尴尬处境,不辱使命、与时俱进,是教育工作者必须面对的课题。

教育理论与实践现状之思考

一、审视教育学的现状,在这几个方面饱受教育各界的苛责,垢病

(一)教育学的科学性:认为教育学没有采用严格的科学立场,没有运用观察、统计、实验等方法,没有建立普遍客观的教育知识体系,认为教育学的概念不规范,体系不严密,内在逻辑一致,随意性太强。

(二)教育学的独立性:认为教育学在研究时向哲学寻思维方式和理论支持,内心理学、社会学寻求研究方法和求、

借用研究成果,向自然科学寻求技术支持和科学范式等,但却并没有真正促进教育学的进步,反而使教育学成为这些学2011-08-14收稿日期:

作者简介:张学智(1974———),男,新疆阿勒泰人,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在读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教育基本理论。

科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之学,教育学在迷茫中丧失了自己的家园,失去了自己学科的独立性。

(三)教育的功能价值性:认为教育学具有浓重的工具色彩,被赋予太多外部功能,从而脱离了教育挖掘人的最大潜能,促进人全面和-谐自主充分发展的本体价值,在理论-功能定位上,认为教师学习了理论就能内化为观念,从而指导实践,但却不知道教师在教育实践中的真正需要,不能真正指导实践,从而导致了教育理论与实践的脱离、背离、隔离,既所谓的教育理论与实践“两张皮”的现象。

对此,我想谈一下自己的看法,首先是教育的科学性问题,不能以是否采用了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是否达到像数学实证那样的准确、确定,作为划分学科是否科学的标准,教育学含有自然科学的成分,但它更多具有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甚至艺术的本质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是本真的追求和本善的寻访,理解、体验、由内向外的表达,也是研究教育学内在关系的方法、途径,只要教育学能有效高效地服其务与教育实践,促进教育实践的发展和提高,就是科学的。次,认为教育学沦为其他学科的“殖民地”,丧失学科独立性问题,我认为我们必须借鉴哲学、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的知识来研究教育,在学科分化合综合日益加快的今天,我们只有

—21—

这样才能全面、整体、准确地认识、理解教育,但确实要注意,不要使这些学科“喧宾夺主”使教育学成为这些学科的跑马场,教育学既要坚守自己的阵地,也应该开疆辟土,坚持从自身的角度去研究其它学科领域的问题,张扬教育学的影响

再次,对于教育理论与实践的脱离,我认为真实的情况是力。教育理论与实践在发生双向脱离、背离,教育实践也正日趋脱离教育理论的关照、指导。

二、透析教育的当下命运,观察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现状,我们应该辩论的分析,既要澄清事实,消除误解,又要客观现实的看待事实存在的问题,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现状,主要存在四种情况:

(一)作为教育理论的消费者,教师把较高层次的教育理论运用贯彻到实践中去,确实存在着困难,主要是中间缺乏过渡学科的桥梁媒介作用,像学科教学法,课程教学论的发展就可以在两者之间起到搭桥、铺路、沟通的作用,这主要涉及到学科建设的系统性问题。

(二)教育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合理性“错位”被外界误认为是理论脱离了实践,教育理论与实践不可能齐头并进,并排发展,二者就像两条腿走路一前一后,推进教育事业的发展,理论只要高于实践而又处在实践需要的最近发展区,就拉动实践的发展。能引领,指导、

(三)在具体的教育实践活动中,由于种种原因,很多教师都不能主动研读相关的教育理论,只是在实践活动中遇到困难时才直接拿来作为解决具体问题的“处方”可又感到无处下手,处处碰壁,最后就恼羞成怒,指责教育理论脱离实践,这是很不负责任的言辞,也是对教育理论的健康发展最大的伤害。理论是脱离事物表象的本质概括,抽象总结,教师只有在深刻理解全面把握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的条件和不确

现定性进行创造性的思维加工,才能有效运用到情景不同、

象各异的具体教育实践中去,这种情况,实际是实践主动脱离理论。

《教育理论与实践现状之思考》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四)不可否认,毋庸置疑,长期以来,一些教育理论确实存在忽视教育实践的现象,通篇只是泛泛的事实陈述,经验判断,逻辑思辨,或者满足于分析教育与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的关系。

总结这四种情况,排除外界的误解外,在一定程度上教育理论和实践存在相互的脱离,相互的背离,教育理论与实践“两张皮”而者不能相互有机溶合的现象是存在的,实践脱离理论主要是因为教师的工资待遇、工作态度、工作能力等的影响。

三、教育理论脱离实践的原因有三个方面(一)因为教育学脱离于哲学的母体,不可避免地遗传了哲学超验思辨、整体、全面的研究方法,总想从根本上去把握教育的本质,而不从具体的教育实活动的细微处去研究,同时中国传统儒家文化崇尚“劳心”排斥“劳力”述而不作,坐以论道,自闭房门,冥思苦想,这也深刻影响着很多教育理论工作者,从而不愿深入到教育实践活动中去“劳力”探求教育规律目的。

(二)由于教育理论研究的对象是活生生的充满主动性,

情、意、行,又体现出随意性,不确定性,具有各自不同的知、不同能动性的人的教育,由于不好控制,难以操作,即使付出极其艰苦的研究努力,也很难得出一些被业内认可的规律,规范,因此,有些教育理论工作者知难而退,不愿到实践活动中去研究。

(三)政府虽然重视教育,但对教育的财政投入还很不足,教育工作者的工资待遇,工作条件与其职业声望不相匹配,教育科研经费匮乏,无法支撑教育理论工作者长期深入教育实践一线进行周期很长的研究,致使教育理论只能逐渐脱离实践。

综上所述,追溯最根本的原因,是因为国家对教育的财政投入与其他国家相比处于较低的水平,客观上造成教育工作者的工资待遇,工作条件与资历相同,其他行业的人相比有差距,而工作特点又具有繁重性,复杂性、创造性的要求,导致工作热情不高,主动性不够,自我要求不高,从而形成实践脱离理论,成为迷茫的实践,理论脱离实践,成为空洞,虚无的理论。

国家的希望在教育,教育的希望在教师;国家的希望在教育,教育的希望在教学,教学实践是人们发展教育和理解解释也是针对教学实教育的延伸发展,任何对教育的理解、践过程的理解和解释。在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知识的传播者,能力的提升者,心灵的哺育者、班级的领导者,在教学中教师不是简单地把学科的内容的知识,教学法的知识,心理学的知识揉和在一起,而是在亲身实践中形成自己的“使用理论”当在新的教学情景中遇到新的问题时,教师通过自己的使用理论与情景互动,对问题进行“框定”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这种“使用理论”建立在对教师自身实践的反思基础上,借助于教育理论观照下的案例解读和教学实践中问题的解决,逐步积累而成的富有个性的教育实践的见解和创间,也就是教师实践性知识。北京大学陈向明教授认为教师实践性知识具有实践性,缄默性,整体性,情景性,个体性,反思性的特征,是教师真正信奉的,并在教育实践中实际使用的知识直接关系到教师教育教学水平,教学质量和专业成长和学生的心智发展成长。

要改变我国教育理论与实践在某种程度上双向脱离,教育事业的发展遭遇瓶瓶的现状,最直接有效的方法是国家加大教育财政投入进一步提高教育在国家发展中的战略地位,提高教育工作者的工资待遇,工作条件和科研经费,加强对教育工作者奉献精神的教育,激发他们对教育的热爱,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完成时代赋予的功能与使命。

主要策略是鼓励教育理论工作者,深入到蕴含着所有教丰富的,具体的教育实践活动中去研究,以育奥秘的火热的、教师实践性知识作为教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逻辑切入点,理论与实践统一于教育实践性知识。

理论工作者与一线教师建立工作伙伴关系,在真实可靠监测、的教学实践情景中,运用各种科学研究方法,去观察、鉴别、比较、发现教师实践性知识在完成教育教学目标上的效度,洞察,理解,体验,教师实践性知识在优化建构过程中的形成机制,并及时将信息反馈给一线教师,帮助引导教师提高主动学习相关理论,优化建构教师实践性知识。通过本

指导实践、实践实验使教育理论与实践双向结合,理论辅导、滋生理论,促进教师实践性知识生长、优化和建构,寻求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最佳的操作方法,为促使实践推动理论,理论拉动实践,推动教育事业发展做方法上的探讨。

【教育理论与实践现状之思考】相关文章:

高校生命教育实践现状及思考03-25

档案价值鉴定理论的研究现状及思考03-25

对我国高等教育现状的思考03-25

对中国高等教育现状的思考03-25

初中教育现状分析及对策思考03-25

农村初中教育现状的调查与思考03-25

对安全教育培训现状的思考03-25

关于职业教育现状的思考03-25

中国教育的现状及思考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