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资料网>人事资料>员工管理>《维修人员管理经验

维修人员管理经验

时间:2022-03-29 05:28:46 员工管理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维修人员管理经验

  对于维修人员要做好怎样的管理呢?在管理维修人员上有什么经验分享吗?下面就随爱汇网小编一起来了解下吧!

维修人员管理经验

  维修人员管理经验分享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大工业生产的不断推进,设备日益朝着大型化、复杂化、高速化、高度自动化的方向发展。设备日益复杂,零件数目显著增加,部件间的关联更加紧密,使得人们对设备的安全性、可靠性、维修性、经济性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为了维持设备功能,在过去几十年中,维修费用一直迅速增长,在某些行业维修费用甚至成为第二大费用消耗,往往占到了生产成本的 4%一 14%,有的甚至超过了利润水平,然而这又是一笔可控制的费用,维修已经从无足轻重变为控制设备使用成本应该优先考虑的问题。因此设法降低维修成本成为降低生产成本的重要出路之一。

  一般企业对于运行中的转动设备,以往多采用计划检修和故障事后检修,普遍存在维修不足或维修过度的问题,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且有些故障对人身安全造成威胁。随着城市水利枢纽规模的日益扩大和设备数量的急剧增加,这些传统的检修方式己经不能满足实际生产的需求。为此,设备的管理应包括设备选型、设计、制造、试验、营销、运行、维护、能耗、保险、检修和报废等全过程。对于设备检修而言,采用合理的维修方式,其目的就是努力减少设备的维修费用,延长设备使用周期,保证设备的可靠性。

  目前,国内外设备管理专家及企业界都致力于设备维修模式的探索和维修思想的变革,努力以费用最经济的手段实现设备功能。作为一个企业,探索和选择先进的维修模式以降低维修成本,通过采取先进的维修方式以获得设备运作能力的最大收益,是维修投资的根本目的所在。探索和选择先进的设备维修模式,在保证设备可靠性提高的前提下实现维修成本的有效控制;通过先进的维修管理,提高职员的整体素质,提升企业的核心能力。因此,对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工作经验进行总结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一、当前设备维修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随着当今设备管理理念的不断更新,尽管大多数工厂企业设备维修管理工作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机械设备维修管理中仍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1、设备维修技术水平较低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新机器、新产品不断涌现,然而,维修工作人员的维修技术不能与时俱进,检修工艺及检修工具严重落后, 设备故障的检测及诊断方法还仅凭工作人员的经验及感官的判断,这样判断往往造成了设备的错检、漏检,最终造成更严重的故障。

  2、维修人员素质不高

  有些维修人员怀着只要机械能动就交差的思想,根本不考虑机械整体的性能,随便维修、马虎应付。更有甚者,对问题较多,但可以维修的机械懒得动手, 让机械带“病”工作,不但加重了机械的“病情”,降低了生产效率,而且也增加了维修成本,缩短了机械的使用寿命。

  3、管理层重视度不够

  面对瞬息万变的市场竞争,如何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是企业的重中之重。加强机电设备维修管理,可以减少设备经费投入,提高企业的社会竞争能力。企业领导对这一问题的认识严重不足,还停留在口号上。

  4、管理体制不健全

  要想做好设备维修管理工作,一个健全的管理体制是不可或缺的。当前有些企业管理体制落后,缺乏明确的设备维修管理制度,使得工作人员进行管理工作时无章可循、无据可依,各部门、各人员的具体职责不清,出现问题互相推诿,最终造成维修管理工作无序、混乱。

  二、机电维修管理的作用

  1、保证正常运行

  任何机械,即使在正常使用情况下,也不可能永远保持正常工作状态。由于长期使用加之内外环境的影响,零部件的磨损、腐蚀都属于正常现象。因此,为保证机电设备能有条不紊地运作,只有在使用过程中进行及时必要的维修管理,方能使其发挥最大的功能。

  2、延长使用寿命

  任何机械都有规定的维修标志和保养周期,达到修理标志后就必须修理,到了保养周期就必须进行相应级别的保养,只有通过修理和维护,机械才能取得继续正常工作的能力,从而延长机械的使用寿命。

  3、节约能源和资源

  据调查,目前正在使用的或经过修理的某些柴油机,耗油率比标准耗油量至少增加 10%。又如维修中的绿色再制造工程可以大幅度取代矿产采掘和毛?加工,从而保留了矿产资源,节约了采矿、冶炼和毛?加工的大量能源。

  三、提高机电设备维修管理工作的措施

  只有切中恳綮地解决机电维修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通过岗位培训提升管理层级维修人员的整体素质,才能将企业设备维修管理工作落到实处,才能延长机电设备的使用寿命、提高机电设备性能,才能有效利用资源,最终实现高速度、高质量、高效益、低成本生产。

  1、健全管理机构,完善规章制度

  要确保工厂或企业管理机构的建立,统一调度,由上至下实现有序化综合管理,落实设备管理工作到人,保证每台机械都有专人负责保管检修。设立并逐渐完善机械维修相关管理条例,确保机械维修工作规范进行。

  2、提高劳动者及维修人员的整体素质

  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机电设备的技术含量也越来越高,这在客观上对操作者和维修人员都提出来新的挑战。据调查:由于管理层重视度不够、操作者的错误操作、维修人员素质不高所造成的设备故障的比重很大,因此提高劳动者及维修工作人员的素质应引起企业领导的高度重视。从目前来看,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就是我国劳动力整体素质较低,他们对机电设备的操作和使用不够规范,将会给机电设备功能的正确使用和维护保养带来很大的障碍。因此,为了更好地发挥机电设备的效能,企业必须对工作人员就机电设备使用、维护和保养进行技术培训,提高他们的劳动素质,从源头上消除隐患,从根本上降低设备维修成本。

  3、加强设备日常维护

  设备在投入使用之后,均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故障,为了降低设备故障率、保证生产过程的顺利进行,就须根据机械设备的使用状况,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对于老设备,要以保证其运行为重点,对新设备,要以提高生产水平为重点。

  4、注重各类技术人才的培养和培训

  管理好先进、齐全的机电设备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前提。机电维修管理离不开高素质的人才。现代维修管理要将先进的维修制度、维修模式、维修方式、维修技术,合理的维修组织形式和管理落实到实处。只有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发挥人的主动性,唤醒人的责任心,才能用现代维修思想和先进维修技术做好机电设备维修管理工作。

  5. 机电设备维修实施过程要遵循三个原则

  ( 1) 教育职工树立安全第一的原则, 本着先安全后生产, 不安全不生产的原则, 尤其是对具有高空作业, 动用大型起吊设备, 动火等作业, 对设备进行拆卸、安装、调试的各个环节, 确保安全生产至关重要。施工中要设专职安全员经常对施工现场进行检查督促, 对违反安全操作规程的要坚决制止决不手软。

  ( 2) 对新技术、新材料采取优先原则在大修过程中往往与设备的技术改造同时进行。在实施过程中要优先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 力争使修复后的设备在技术上的先进。

  ( 3) 修旧利废的原则, 对一切可以利用或修复后而不影响设备精度、使用性能、生产效率以及在利用后能顺利完成周期运转的零部件、材料, 均应利用以降低大修费用。

  小结

  总之,为了全面提高机电设备的维修管理水平,企业维修工作人员必须顺应当今设备维修管理技术的发展趋势,结合企业的生产特点,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将维修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反馈到机电设备设计、制造部门,使其有效改进设备性能。最大限度地延长机电设备的寿命周期,促进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宝钢设备维修管理经验

  1 、突破了一个设备管理的怪圈

  改革开放前,由于我们对设备管理不善,从国外引进的先进设备,投产后一年,设备精度劣化;两年,控制系统失灵;三年,生产不出合格产品。设备的状态进入到由全自动变为半自动;再由半自动变为手动;最后由手动变到瘫痪不动的怪圈,企业被-迫进行设备“ 四恢复” ,即恢复设备的完整,恢复设备精度,恢复设备的系统功能,恢复设备的性能。其后果是给国家造成了极大的经济损失。

  宝钢绝对不能步此后尘,宝钢人从85.9 投产开始就加强设备管理,经历了“ 安全、顺行、持续、稳定” 的达标、达产阶段;提出销售额、利税、产量和合同完成率100% 的阶段;按用户要求组织生产提高客户满意度的阶段及精益运营、降本增效、提升领导力,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促进宝钢第二次创业,实现宝钢新一轮发展战略的阶段。30 年来,宝钢的设备始终处于完全能满足生产需求的状态。

  2 、改变了一个设备管理的旧习

  当今,许多企业对传统的企业管理模式,特别是习惯的计划经济时代的设备管理模式没有足够的反思,其后遗症是分工太细,表现在:企业产品生产运作时是采取“ 重生产、轻维修” 的安排,生产系统是不管设备维护,设备系统是只管“ 设备完好” ,形成企业内生产系统和设备系统两大板块分段管理的现实;为了赶制生产任务,不惜牺牲设备为代价,拼设备的现象比比皆是;企业有了成绩是生产部门的、有了问题是设备部门的。

  宝钢在引进了“ 全员参加的生产维修” 即“ TPM ” 的基础上,确立了“ 五制配套的现场管理”(即以作业长制为中心、以计划值管理为目标、以设备点检定修制为重点、以自主管理为基础和以标准化作业为准绳的基层管理),彻底改变了老企业设备管理的旧习惯。

  3 、明确了一个设备管理的方向

  设备管理到底为了什么?这个问题在计划经济时代是不明确的,在不少的企业里,设备系统的人员整天忙忙碌碌,是在忙设备维修、是在为“ 设备完好” 而努力,总之,是为了设备而工作。可见,设备管理的重点还没有转变到

  “ 产品生产线的设备” 上来、还没有转到“ 要服务于生产的全面生产维修” 方向上来。宝钢的样板厂是个成熟的市场经济的企业,宝钢人从一开始就明确设备要为生产服务,企业要追求的目标是价值的最大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一切都围绕着产品转、生产和维修的关系,不是接力棒,也不是分段管理,而是共同为企业的战略目标努力;而维修的'追求则是“ 用户满意” ,这是新时期质量的最高标准。

  4 、建设了一支设备管理的队伍

  许多企业设备管理的责任者不明确,重担压在各级领导者的身上,表现在:a 、企业不明确或没有设专职掌握设备运行状态的责任者;b 、不明确如何与现场操作工掌握的运行信息沟通;c 、不明确谁是设备管家,是谁也管、谁也不全管的状态。

  宝钢改变了传统的计划经济注重于上层管理,即让少数人参加管理的方式,充分发挥基层员工的积极性。推行的点检制,即“ 以点检为核心的设备管理” 体系,将企业设备管理的重心下移,明确企业生产的主作业线设备是管理点重点,每条主作业设备线都设点检组,负责生产设备的状态管理,实施三位一体的点检制,建立了一支宝钢生产设备的管家队伍,设备管家贴近现场最有发言权,能达到预防为主的目的,停产检修的现场指挥也由他们担当,更能提高管理效率。

  建立一支“ 设备管家” 管理设备的队伍,强化基层管理,使整个设备管理重心下移,让最了解最熟悉现场设备技术状态的三位一体的设备管家来掌管编制维修计划,强化了基础管理,是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能确保企业生产的正常进行。

  5 、提高了一个设备管理的台阶

  宝钢设备效率管理的进化,自2001 年6 月就开始实施了和世界上各企业设备管理指标接轨的“ 设备综合效率” 即OEE 的管理,并早就摆脱了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 设备完好率” 的考核。

  宝钢股份“ 设备管理信息系统” ,也于2002 年4 月3 日,经过11 个月的试运行后,投入运行,其应用架构为:设备点检与给油脂周期管理、设备维修作业、设备维修技术。三大内容的优化组合。采用设备状态数据采集器,具有网络传输和诊断功能。设备状况图能将点检员点检采集的数据,经计算机自动筛选后,存入“ 数据仓库” ,通过积累、挖掘、利用、优化的循环,形成了设备状况趋势图、还有设备检修成本管理:预算、控制、适时统计、查询等,近年来,设备管理的信息化系统又有了更新的发展。

  2015 年2 月,宝钢又提出了“ 由点检定修向状态维修转变” 的理念,这是在新时期的一个符合世界潮流的、与时俱进的信号,给企业的设备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要求。2015 年11 月,又进一步补充为“ 加强设备预防性和预测性维修” ,这就更完善地阐明了当今时代设备的进化和我们的对策,要求点检要“ 预知状态、超前管理” 。

  结合当前的形势,2015 年11 月,为应对市场的挑战,及时提出了“ 将设备改善和优化作为工作重点” 的目标举措,使宝钢的设备管理又上了一个新台阶。

  综上所述,在改革开放的30 年里,在同期建设的过程中,宝钢的设备管理和其他各个部门和单位一样,都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维修人员管理经验】相关文章:

人员管理经验分享04-19

外包人员管理经验04-19

运维人员管理经验04-19

部门人员管理经验04-19

怎样管理维修人员04-15

电气维修人员总结02-17

维修人员值班制度04-17

维修人员安全生产制度04-11

维修人员管理问题探讨04-15

供水维修人员值班制度04-22